憂鬱症主題館邀請你一同關心身邊的人! 憂鬱症主題館-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  樂動小將養成計畫開始囉!
簡體中文
 
憂鬱症主題館-最新消息 憂鬱症主題館-關於心理衛生組(包含工作項目與提供服務簡介) 憂鬱症主題館-支持我們 憂鬱症主題館-出版品(心衛組所出版的宣導手冊、單張、量表、海報..等,都可以在這裡找到) 憂鬱症主題館-網站導覽 憂鬱症主題館-聯絡我們(有什麼意見想說的,歡迎告訴我們喔!)
募集特區
大家一起來運動紓壓吧!!
憂鬱症主題館-線上篩檢(裡面有青少年憂鬱情緒自我檢視表、董氏憂鬱量表大專生版和台灣人憂鬱症量表提供大家檢視自己的情緒狀態!)
憂鬱症主題館-青年(大專)忘憂主題館
憂鬱症主題館-自殺防治網
八八風災專區
憂鬱症主題館-把Happy傳出去電子賀卡
憂鬱症主題館-公益快樂購(提供大家選購心衛組所製作出版的宣導品)
憂鬱症主題館-下載特區(提供大家下載我們拍攝的各式宣導短片、公益廣告和動畫)
憂鬱症主題館-求助資訊(蒐集了全台各地的醫療、心理諮詢與支持的資源)
憂鬱症主題館-心理健康活動分享(各單位最新的心理健康活動,歡迎大家一起來參加喔!
憂鬱症主題館-好站連結
憂鬱症主題館-台灣憂鬱防治聯盟
憂鬱症防治系列-心理健康專欄 首頁 > 了解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專欄
兒童青少年的災後心理復建(I) 教師手冊轉寄給好友(1) 友善列印(162)


作者﹕
周仁宇醫師(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李季樺心理師(國軍台中總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
陳錦宏醫師(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創傷後壓力疾患的高危險群

何謂高危險群?

有一些孩子,比較容易在災難後出現嚴重的症狀。這裡所指的「高危險群」,就是這些在地震後,特別容易出現嚴重災後創傷的學童。他們也比較容易因為強烈而持續的症狀,影響到未來情緒、認知、以及人格結構的發展。

根據過去流行病學的研究顯示,屬於以下幾種情形當中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學童,為高危險群:

一、災難嚴重度高(自己或父母受傷、受困、或罹難、家中房屋傾倒)
1. 這是高危險因子中,最重要的一個。

2. 因為這會造成整體的影響,不僅影響孩子,也影響父母。而受到影響的父母,他們的反應又會再度影響到孩子。

3. 災難越大,孩子發展出嚴重災後創傷症狀的可能性就越大。即使孩子原本樂觀健康,在極大的災難下仍很可能出現嚴重症狀。也就是說,學童家中人員和財產損失越嚴重,學童出現嚴重症狀的危險性越高。

二、災難在很接近孩子的地方發生
1. 同樣是親人受傷或死亡,親眼目睹的孩子更容易出現嚴重症狀。

2. 有些孩子家裡所有人皆安全,但曾在整個過程中,看到他人死傷的慘狀(如屍體)。這也會造成很大的壓力,這樣的目睹比在電視上看到或從同學口中聽到的,造成的壓力要大得多。

三、與父母分離(父母在災後罹難或曾住院)
1. 父母以及主要照顧者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失去他們,孩子的世界近於解體,將更難自混亂中恢復平衡。

2. 失親的孩子比其他孩子要面臨更大的壓力。

四、父母本身有嚴重的創傷後症狀
穩定的父母,可以給孩子足夠的支持,改正孩子對災難的錯誤歸因。若父母本身受嚴重創傷後症狀所影響,將較難協助孩子,甚至可能影響孩子。

五、災後出現嚴重的家庭內衝突
1. 地震災難使得家屋受損,醫院倒塌,通訊中斷,經濟與交通幾乎崩潰。這對家中的成人來說是極大的壓力,家中平時的互動問題極可能在此時浮現,許多家庭在此時爆發嚴重的衝突。

2. 孩子或許不見得因為地震直接的災害而有多大的創傷,卻可能因為大人互動與價值觀的改變而受到傷害。

六、孩子原本就有其他疾患
例如一個原本就有情緒障礙、注意力缺損或行為問題的孩子,在創傷後有可能原本的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七、女生比較容易發生嚴重的創傷後症狀
1. 是過去大多數研究的結果,但原因不明。

2. 並不能因此就說所有的男生都一定沒有問題,許多男孩子為了在同學面前表現勇敢,反而會使得災後創傷症狀被掩蓋而成為晚發型的創傷疾患。

為什麼非要找出「高危險群」的孩子不可?

1. 許多孩子症狀嚴重,卻不易被察覺。有些安靜、順從的孩子,即使他們晚上不斷重覆驚醒,對地震充滿不正確的歸因,他們仍然不會在他人面前主動表現焦慮或悲傷,他們甚至在團體活動中仍然可以相當程度的參與。

2. 許多孩子的嚴重症狀,在災後一個月甚至好幾個月之後才逐漸出現。這些個案絕大多數會受到忽略,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會覺得這些孩子的症狀和創傷無關。

3. 許多孩子在地震前就己經存在類似症狀,容易受到忽略。這類孩子未來發展出長期災後創傷症狀的機會比較大,應受到特別注意。然而,因為他們在地震前就已經存在許多行為問題,所以照顧者常會將他們的問題視為原本即存在而與地震無關,結果反而受到忽略。

4. 如果孩子有嚴重的症狀而未接受治療,常會造成深遠的負面影響。許多長期的追蹤研究顯示,在災難發生的數年之後,創傷後壓力疾患(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以下簡稱PTSD)的盛行率仍然居高不下。可見此疾病易形成長期的影響。

5. 醫療資源有限,必須用在最可能出現症狀的孩子身上。災難發生後,醫療系統除了在醫院或醫療站的門診當中治療求診個案外,也希望能夠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的。然而此次地震受災面積之大,受影響人數之多,不可能進行大規模的訪視。因此,針對最可能需要的學童進行評估,即為最可行的方式。

是否所有「高危險群」的孩子都應接受治療?而非「高危險群」的孩子就一定沒有危險?

介定高危險因子的意義,在於「高危險群」的孩子比「非高危險群」的孩子面臨更大的危險。我們想要藉此更有效率地找出需要我們幫忙的孩子。

但危險大的一群不見得人人都會罹患災後創傷疾患,危險小的一群也不見得就一定不會罹患。所以必須經過診斷評估以確定孩子是否真的存在嚴重的症狀。如果有嚴重症狀,再判斷孩子應該接受何種治療。然後,再予以轉介。

同樣的,如果家長或老師已經發現孩子有嚴重的症狀,即使這個孩子不屬於我們介定的危險群中,也應該接受治療。



2009/8/31 上午 10:44:04

| Top | Back |


帳號:
密碼:
   

電子郵件

  

工作熊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