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憂鬱症治療指引》針對憂鬱症提出獨特治療方式,包括使用電療和其他替代方法,例如:運動可協助對藥物反應不佳的患者。在更新的資料中,研究者建議: 1.評定量表:醫師應使用量表來評估病患的病情,並提供適合個別需求的治療。要運用不同的策略來協助病患,如藥物、健康行為、運動和治療。 2.難治型憂鬱症的新策略:對於多種藥物反應不佳的病患,電痙療法是擁有最多科學實証療效的。另外,經顱磁刺激、迷走神經刺激和單胺氧化酶抑制劑,也列入可能的治療方式。它是運用高度集中的磁性脈衝刺激大腦中與憂鬱症相關的區域以恢復功能。 3.運動和健康行為:從事有氧運動和阻力訓練有助於改善情緒。規律的運動也可能有助於一般大眾降低憂鬱症的發生率。特別是年長者和有慢性健康問題的人。 4.加強維持治療法:復發型的憂鬱症患者,尤其是已發作過3次以上或是慢性化的病人,要持續使用藥物治療。(本文摘譯自:芝加哥路透社健康報導, New depression guidelines favor tailored treatment,by Julie Steenhuysen)
本文由戴怡君擇文、黃嘉慈摘譯,感謝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任劉嘉逸審稿
2010/12/3 下午 04:26: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