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紓壓 不憂鬱」座談記者會實錄
心情不好時,你如何讓情緒High起來?看電影?購物?或是大吃一頓?
面對這個不景氣的環境,有沒有免費又有效的解憂放鬆法呢?
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一項研究發現,每週進行三至五次三十分鐘的有氧運動,將有助於緩解憂鬱症病情。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一項研究也顯示,有運動習慣的人,得到憂鬱症與焦慮症的機率較低。就連美國新任總統當選人歐巴馬,在面對緊湊激烈的總統大選,也是選擇打籃球來紓解壓力。
衛生署長葉金川、董氏基金會董事長謝孟雄、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教授陳永興、董氏基金會路跑暨單車活動代言人羅時豐、憂鬱症防治義工葉歡、ETtoday財經主播陳斐娟共同呼籲民眾用運動抒解自己的壓力!
董氏基金會今邀請了多位政治、藝人、傳媒代表分享,民眾不憂鬱的免費良方。
董氏基金會謝孟雄董事長表示,近年來董氏基金會一直向民眾宣導如何促進心理健康及預防憂鬱症。曾舉辦兒童繪畫比賽、憂鬱症篩檢日等活動,或是製作相關的心理健康促進文宣、影音教材及設計網頁專區等,提供各式的方案讓民眾了解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紓壓方法。面對現在大環境的不景氣,許多人心情鬱卒,若不適時紓解,很容易出現情緒問題。因此基金會特別推廣不憂鬱的免費良方,那就是運動紓壓法。
上任一個多月來,面對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問題的衛生署署長葉金川應邀出席表示,五年前,他曾以「離開一下再出發」的主題提醒民眾要適時的紓壓,當時他擔任不同職務,得藉飛到花蓮去看山、看水、騎腳踏車或跑步紓發壓力。現在為處理不斷突發的問題,根本不能像以前一樣離開一下台北。但還是堅持維持自己的紓壓方式,就是跑步。葉金川笑說:「跑步的時候,什麼都不想,跑,就對了。跑完腦袋會清醒、情緒也會更穩定。」同時,他也指出促進及保護全民健康,是衛生署的職責所在,不只是食品衛生,民眾的心理健康也是衛生署努力的重點。希望一起和民眾參與響應董氏基金會推廣的運動紓壓活動,讓自己身心愉快。
   代言本年度董氏基金會高雄路跑活動的藝人羅時豐表示,平常就有運動的習慣,像是跑跑步機、游泳或是打高爾夫球。因為運動不但可以鍛練歌手最需要的肺活量,同時也能夠放鬆心情,讓他身心一直維持良好的狀態。憂鬱症終身防治義工-藝人葉歡也非常鼓勵大家透過運動來改善心情、紓解壓力。此外,她也提到當她心情不好時,除了找人談談外,宗教信仰的力量最能幫她減輕鬱悶的感覺,而無論是何種紓壓方式,只要能夠積極正向幫助自己,就是好方法。ETtoday財經主播陳斐娟則指出,自己最喜歡的運動是散步,特別是在公園或山林步道間,除了有運動的效果之外,在散步的過程中,也可以瀏覽欣賞路途上優美的風景,讓身心回歸平靜。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教授、萬芳醫院精神科陳永興醫師說,一般民眾都知道,身體不舒服,一定會看醫生,但心裡不舒服,卻不知道找專業醫師幫忙。而緩解憂鬱情緒或憂鬱症,運動是一帖免費處方。運動對於改善焦慮、躁動不安、睡眠障礙等憂鬱症、焦慮症的症狀,及紓解壓力,都有很好的效果。而憂鬱症患者經常性的情緒低落,透過運動時大腦中腦內啡的分泌,以及運動過程中接觸陽光,都有助於患者改善心情。陳永興教授提到,國外有研究顯示,憂鬱症患者在跑步機上健走三十分鐘,就能維持一小時的好心情,證明了運動的確可以提升憂鬱症患者的情緒。他也強調,更重要的是要從預防的角度來看,如果養成運動紓壓的習慣,就能幫自己的身心保持快樂,用正向的思考來處理事情。
|